【2022英國公開賽專題報導 3】從19世紀到21世紀,從大不列顛進入全世界

2022-07-11

《2022英國公開賽專題報導由TaylorMade獨家贊助》

迄今共舉辦149屆且未來還會持續增加的英國公開賽,儼然已成為四大賽中最具吸引力的賽事;然而曾幾何時,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在過去超過一個半世紀的歲月裡,究竟是什麼改變了英國公開賽?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停賽,還有戰後多年間華特海根(Walter Hagen)率領著美國大軍主宰該賽的光榮事蹟。

BY Michael Corcoran

海根在1922年的冠軍引燃美國球員在英國公開賽的新時代,最終也帶動全世界高球員聚集在這場世界最老的大賽。

每當英國公開賽冠軍大名刻在葡萄酒壺獎盃上時,便能榮膺「年度最佳冠軍球員」。儘管這樣的稱謂乍聽之下模糊不清且定義範圍廣泛,但實際上可說是準確到不行。英國公開賽無疑是世界級的高爾夫賽事,甚至1860年首度舉辦時便是如此,它所需要的僅是時間來拓展市場——以及它的號召力。

如同棒球運動晦暗不明的起源史一樣,最初的高爾夫吸引了不少社會底層支持者參與地區性的半職業比賽,這差不多是威利帕克(Willie Parks)父子以及湯姆莫里斯(Tom Morris)喬梓活躍於普里斯維克(Prestwick)與慕塞堡(Musselburgh)的時期;關於高爾夫的誕生其實並沒有精確的時間點,就如偉大的名人堂級作家丹簡金斯(Dan Jenkins)所述:「我們甚至可以相信中國在一千年前用筷子打碗豆便是另一種形式的高爾夫運動。」

然而簡金斯的用意,是為了闡述高爾夫根源於蘇格蘭的正統性,「高爾夫代表著蘇格蘭人,」他在後續寫下這麼幾段話:「當世人忙著打造強弓硬弩時,蘇格蘭人就創造了高爾夫並使之日新月異。」

最早的29位年度最佳冠軍球員清一色都是蘇格蘭人,同時前55屆英國公開賽冠軍中有54位不是蘇格蘭便是英格蘭人(除了1907年冠軍阿諾馬希是法國人外),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儘管表面上聽來不像一場貨真價實的世界級賽事,但直到1914年前大不列顛島的確是世界高爾夫的中心。即使1895年(也就是英國公開賽誕生後的35年)美國便舉辦了第一屆美國公開賽,最早的16位冠軍球員也來自英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法蘭西斯歐梅特(Francis Ouimet)拿下1913年美國公開賽冠軍,轟動運動界的並非他的勝利,主因在於他擊敗的對手:當時的五屆英國公開賽冠軍的英國球員哈利瓦登(Harry Vardon),以及前來衛冕的英國球員泰德雷(Ted Ray)(首位摘下美國公開賽冠軍的美國球員約翰麥德莫——分別於1911和12年——所擊敗的全是美國球員,因此很容易就被大家遺忘)。

歐梅特獲勝時,美國國土上的球員開始體認到擊敗英國球星所代表的真實意義。1913年美國公開賽在美國麻州鄉村俱樂部(The Country Club)開打前夕,一名20歲的新人曾走近「老兵」麥德莫(當時年僅21歲,19歲那年便取得首次美國公開賽勝利,迄今仍是最年輕的冠軍球員)並對他進行以下的自我介紹:「我叫華特海根,來自羅徹斯特,我是前來協助你們對付瓦登和雷的。」

三巨頭瓦登(最左)、布列德(右二)和泰勒(最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共囊括了16次英國公開賽冠軍。

哈利瓦登最後於1914年在普里斯維克摘下個人第六次(迄今仍是最佳紀錄)同時也是最後一次英國公開賽冠軍;九天後,奧匈帝國法蘭茲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遭到塞爾維亞王國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u)暗殺身亡,導致後來所稱的「大戰」(Great War)、也就是最終被定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瓦登的勝利在爾後長達20年高爾夫三巨頭——包括瓦登、英國好手約翰亨利泰勒(John Henry Taylor,共五座冠軍)、蘇格蘭球員詹姆斯布列德(James Braid,五座冠軍)壟斷英國公開賽冠軍期間達到顛峰;三巨頭於1894年後的20屆賽事總計抱走16座冠軍盃。然而,大戰爆發後,英國公開賽也在1915至1920年間停辦。

美國直到1917年才參與世界大戰,從歐戰爆發到美國宣戰的這段期間,幾乎所有英國人都積極投入戰爭,這意味著海根有了在賽事中施展拳腳的機會。海根先是在1914年美國公開賽獲勝(同時取消了美國職棒大聯盟費城人隊的測試會),接著在首屆PGA錦標賽打進準決賽。隨著美國從戰爭全身而退,本土賽事自1919年開始重新復甦,海根也再次於美國公開賽掄元。

同時期位在南方的喬治亞州,巴比瓊斯(Bobby Jones)也正一步一步嶄露頭角。1916年,年方14歲的他獲得喬治亞州業餘錦標賽冠軍,並且打進在梅里恩球場舉行的美國業餘錦標賽半準決賽。1919年,海根在奧克蒙的PGA錦標賽中以勝四洞輸五洞敗給了瓊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球員開始主宰英國公開賽。在(從左至右)薩拉森(一次冠軍)、瓊斯(三次冠軍)、海根(四次冠軍)和阿默(一次冠軍)的奮鬥下,美國人13年內共取得12次冠軍。

1918年11月11日的11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畫下句點。隔年英國公開賽重新開打(當年冠軍為英國球員喬治鄧肯,地點為皇家辛克港高爾夫俱樂部),瓊斯則是在1921年報名參賽,這也是第一次有如此可觀的美國球員參與英國公開賽。由於過往美國球員從未在英國公開賽奪冠,《高爾夫畫刊》(Golf Illustrated)美國版的發行總監於是提出一個想法,為12位頂尖的美國職業球員發起公開募資,來籌措前往聖安卓球場參賽的費用;最終有11位球員(包括海根和瓊斯)踏上旅程,而拿下英國公開賽冠軍的則是出生於聖安卓但此時已擁有美國公民身分的佐克赫傑森(Jock Hutchison),他成為首位造就如此創舉的美國人。

瓊斯與老球場在1921年6月的首度邂逅極為糟糕;打到第三輪,當時19歲且第一次海外參賽的瓊斯因為第11洞球落水,他撿起球後失望地將計分卡撕成碎片。結束這回合後進入到第四回合,他卻因撿起球未能完成比賽而被取消資格;當時的報導呈現著瓊斯出賽時觀眾絡繹不絕的景象,蘇格蘭人相當喜歡看他打球。然而他們無法認同他棄賽的舉動,瓊斯也坦言在他心目中,老球場是一座乏善可陳的爛球場。

6月27日當天,不少英國報社在頭條大標下方皆標註一條小標:「美國人打包回府了。」

事實的確如此,他們最終登上冠達郵輪的阿奎塔尼亞號回到紐約,團員中包含了巴比瓊斯、奇克伊凡斯(Chick Evans)、保羅杭特(Paul Hunter)博士以及華特海根。他們向一位聯合通訊社代表描述,英國的果嶺難度的確很高,他們的失敗大部分來自於果嶺上花了太多桿數,這些果嶺錯綜複雜,難以征服。

儘管這次失落收場,但不久後——海根和瓊斯將會捲土重來。

彼得湯姆森於1956年高舉他的第三座葡萄酒瓶獎盃,同時為國際球員立下典範。

長久以來,獎金一直是職業高爾夫領域微不足道的次要部分,海根當年在1914年美國公開賽奪冠時也只拿到300美元獎金(同年瓦登在英國公開賽的勝利賺進50英鎊),海根很快就意識到作為一名職業球員,表演賽才是賺大錢的手段,於是他開始頻繁出現在英國和其他更遠的國度。

英國人哈羅德希爾頓(Haroid H. Hillton)是最早留意海根的人之一。希爾頓曾在1887、1892年英國公開賽、1900、1901、1911和1913年業餘錦標賽、1911年美國業餘錦標賽抱走冠軍獎盃,他是首位同年在兩場業餘大賽取勝的球員,若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賽事中止,希爾頓勢必會成為迄今家喻戶曉的人物。然而情況截然不同,希爾頓在1922年成為英國版《高爾夫畫刊》編輯同時擔任《標準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特派記者。當海根於同年來到桑威奇的聖喬治球場參加英國公開賽時,希爾頓便開始密切留意他的表現。

希爾頓在1922年6月17日的《標準晚報》上寫道:「誰將會在下週的桑威奇贏得英國公開賽冠軍?」當時他的答案並非海根,據希爾頓的描述,海根「在濱海的林克斯球場兩次比賽都不甚成功,因此可以證實不少人提出過的一個觀點,那就是海根一直以來都在內陸環境的球場上打球,比起真正的林克斯球場,海根更有可能在這種型態的林克斯球場上發揮最佳表現。」同時希爾頓也強調海根友人的一句話:「要小心華特,他可是美國最棒的高爾夫球員,一旦他取得領先,其他球員能做的就是在後面搖頭興嘆。」

一週後,《標準晚報》刊出這樣的報導:「一位皮膚黝黑,穿著灰色服裝、戴著黑白色帽帶草帽的年輕人,來到第11洞頒獎台『滑鐵盧站』上,今天稍早他成功拿下英國公開賽勝利,匣上的獎盃足足有一呎半那麼高。他便是華特海根,他準備帶著榮耀返回美國……」

海根在聖喬治的勝利,讓原本認為美國人無法在英國難度最高的林克斯球場上贏球的念頭戛然而止,同時也讓英國公開賽敞開大門,從此成為高爾夫最具國際性的大賽。隔年他在土倫以一桿之差屈居英國球員亞瑟哈佛斯(Arthur Havers)之後取得亞軍,但這也是1934年以前最後一位在該賽奪冠的非美國籍球員。

阿諾帕瑪於1963年成功衛冕英國公開賽冠軍。

在電視尚未誕生的年代,海根的地位就如同阿諾帕瑪(Arnold Palmer);相較於早期冠軍球員古板的軟呢條紋服裝,海根的穿著用色炫麗,不論在怎樣的壓力下,他在大家眼前的模樣總是從容優雅。希爾頓在描述哈根時寫道:「盯著他打球時,居然渾然不覺自己被他深深吸引,只有在他離開視線之後,我方有時間去回想當天比賽的過程,並驚嘆這位美國球員出類拔萃的表現。」

海根之後的生涯還續抱了三次葡萄酒壺獎盃(1924年於霍伊萊克、1928年第二度於聖安卓、1929年於繆菲爾),瓊斯則隨後跟進,於1926年(萊辛和聖安斯)、1927年(聖安卓)及1930年(霍伊萊克)奪冠。海根與瓊斯為美國球員在英國公開賽的冠軍之路立下典範(儘管瓊斯在1921年的舉動不甚成熟,卻也無損之後英國球迷對他的崇敬)。若把瓊斯於美國和英國業餘錦標賽的冠軍算進他的大賽勝場數,他(13勝)和哈根(11勝)分別可在史上排名第三和第四位,除了尼克勞斯和伍茲之外,他們領先於其他所有球員。

美國球員在戰後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期的英國公開賽究竟稱霸至何等境界?說實話,這點頗具爭議。吉姆巴恩斯(Jim Barnes,1925年於普里斯維克)雖是英國人,卻以長居美國多年;1931年在卡努斯提奪冠的湯米阿默(Tommy Armour)出生於愛丁堡同時一戰期間在英國陸軍黑衛士兵團服役過,終其一生卻是在美國度過。金薩拉森(Gene Sarazen)出生於紐約,他在英國公開賽奪冠(1932年於普林斯)的同年發明了挖起桿。丹尼休特(Danny Shute,1933年於聖安卓)則出生於俄亥俄州。

將佐克赫傑森、巴恩斯和阿默算入美國冠軍陣容之中,13年內有12位都是美國球員;就算將上述三位排除在外,英國公開賽的外籍奪冠人數也是顯而易見的。

1980年湯姆華生與尼克勞斯於繆菲爾——兩人共贏得八座冠軍盃,美國人也在1970~1983年間的14年內豪取12次冠軍。

隨著物換星移,這一切在轉眼間悄然落幕。瓊斯在拿下大滿貫勝利後於1930年退休,海根在1929年英國公開賽的冠軍成為他最後一場四大賽謝幕之作;爾後鮮有美國球員出現在英國球場上,畢竟一趟旅程艱辛勞頓,冠軍獎金也依然不甚豐渥。強尼布勒(Johnny Bulla)這位出色但總是被人遺忘的美國球員,1939年的英國公開賽便屈居於迪克伯頓(Dick Burton)之後拿下第二名。伯頓奪冠的兩個月後,希特勒的軍隊開始征服歐洲大陸,英國公開賽再度因另一場「世界大戰」被迫停賽——這次為期六年。到了比賽於1946年重新展開後,儼然已拓展為全世界最具號召力的一場大賽。如同美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共襄盛舉,人數逐漸成長的各國球員也開始在英國公開賽留下足跡。1949至1965年間由非英國和非美籍球員這項大賽;從巴比洛克(Bobby Locke,南非)、彼得湯姆森(Peter Thomson,澳洲)、凱爾納格爾(Kel Nagle,澳洲)、蓋瑞普雷爾(Gary Player,南非),到紐西蘭的鮑勃查爾斯(Bob Charles),國際球員在17年間共豪取12座冠軍。後來更有全球其他不同國家成為英國公開賽勝利者:阿根廷、西班牙、愛爾蘭、瑞典和義大利。

當然,這幾十年間最重要的中流砥柱便是阿諾帕瑪,他在1960年來到聖安卓參加第一百屆的英國公開賽。儘管皇家古典高爾夫協會認為英國公開賽的榮光已然黯淡不少,不過他們還是敞開雙臂歡迎帕瑪的到來。雖然帕瑪在這屆比賽敗給納格爾以第二名作收,但他隨即還是在1961和1962年於皇家伯克戴爾和皇家土倫順利取勝,他讓這項大賽重新發光發熱。不久後的1970到1983年間,湯姆華生(Tom Watson)、傑克尼克勞斯(Jack Nicklaus)、李崔維諾(Lee Trevino)、強尼米勒(Johnny Miller)、湯姆韋斯科夫(Tom Weiskopf)和比利羅傑斯(Billie Rogers)為美國球員在英國公開賽史上打出史無前例的紀錄:14年共12勝。

英國公開賽未來還會是世界級大賽,但在海根與瓊斯的奉獻下,才使得它從原本偏居一隅的地區性賽事搖身變成國際大賽,居功厥偉啊!向大師們致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