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展趣】北美館。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窺看台灣近代建築的美好與困境

2024-03-30

總說台灣的城市充斥著鐵皮屋頂,形成一股難以稱上美麗的城市風景。然而,藏身在城市角落中,卻有許多大師級的建築作品。臺北市立美術館特別舉辦「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邀請大眾一起走入台灣建築美麗風景,也一同思考為何城市逐漸變成今日的模樣。

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修澤蘭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本市展覽是由三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聚焦1949至1983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臺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

展覽共計有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其中亦有為本次展覽特別復刻的珍貴模型及設計家具。

萬年商業大樓(1973),蔡柏鋒、陳昭武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今年北美館以展覽的方式全面地呈現研究成果,展覽由六個子題展開,包含「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過「建築」此一觀景窗,揭示臺灣在探求現代性的同時,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商業等各面向所經歷的融合或碰撞。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陳仁和設計。圖片©張文睿,2020。

研究策劃之一的吳光庭表示「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對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願景的投射。」二戰結束後臺灣面臨政權轉變, 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將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

成功大學總圖書館(1959,今未來館),王濟昌、吳梅興、陳萬榮、傅立爾共同設計。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以建築作為臺灣1949–1983的觀景窗,並不僅在於探討建築形式與建築史,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追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於主體性、何謂理想的現代生活想像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企圖提出建築展覽的不同可能,並期待觸發更多議題的討論。」

倪再沁,《東海路思義教堂》,油彩、畫布,52×64公分,2008–2009,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間將配合兒童節延伸適合親子參加的特別活動,以及與王大閎建築劇場串聯的身體計畫工作坊,此外更邀請與本展合作模型製作的八校建築系師生參與「摩登生活實驗室」一日創作活動,透過跨校分組的共創方式,針對建築所處的時空脈絡進行探討與再詮釋,最終實驗成果將展示於美術館三樓3C迴廊,作為展覽的延伸思考。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本展也將與下半年開展、由忠泰美術館主辦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暫名)合作串聯,推出專題座談活動,讓觀眾有滿滿一整年的建築主題體驗。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關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2024。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展期:2024.03.23–2024.06.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A、3B展覽室

DATA:台北市立美術館
EDIT:Jimmy

分享至: